2020年11月27日至12月10日,学校党委第四轮第一巡察组对海洋与大气学院党委进行了巡察,2021年4月1日巡察组向学院党委反馈了巡察意见,提出整改要求。两年来,学院党委谨记“海洋强国”蓝色信念,针对巡察反馈指出的“党政领导班子改革创新意识不足”“人才梯队建设不到位”“对中青年业务干部的重点培养效果不明显”“发挥学科优势对接国家重点布局和需求不够及时”等问题,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落实整改责任,制定专门举措,扎实推进整改,在服务海洋强国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勇担使命、奋发作为。
中国海洋大学党委第一巡察组巡察海洋与大气学院党委情况反馈会
领导班子担当作为“展朝气”。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切实把思想整改贯穿巡察整改全过程、各方面,以高度的党性和政治责任感坚决做好巡察整改工作,结合职能责任抓好贯彻落实。巡察意见反馈以来,领导班子成员以前所未有的责任担当精神、干事创业精神、改革创新精神、勇于斗争精神和自我革命精神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进一步增强发展战略意识,明确学院发展建设各方面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突出办学优势和特色,不断加强校内外资源的汇聚整合,加强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服务好学科发展。
海洋与大气学院党委换届选举大会
主题教育读书班集体学习
师资队伍引育并举“聚人气”。结合办学特色和优势,统筹布局师资队伍建设,健全“学科-人才-平台-项目”四位一体的人才引进和团队建设机制,为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加大人才招聘宣传力度,制作海洋与大气学院宣传片,利用微信、微博等媒体平台和专家引荐、导师推荐等多种渠道宣传推广,2020年以来新引进14名教师。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营造人才创新创造的良好环境。有针对性的加强对中青年教师和干部的培养,实施研究专家“传帮带”计划,开展“红心·白云”气象论坛、海洋系青年教师系列学术报告等方式,营造以老带新、团结和谐的浓厚学术氛围,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水平。开展青年教师课程建设培训,组织一批资深教学名师成立教学督导工作组,对教育教学全过程进行监督指导,服务青年教师成长发展,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队伍持续壮大。
“同心·问海”学术论坛
“红心·白云”气象论坛
青年教师座谈会
青年教师成长发展交流会
学科平台谋海济国“强底气”。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强有组织科研,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快实施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服务于国家安全、行业发展、社会经济和海洋全球治理,两年来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重大项目和万人计划等国家级纵向项目立项近百项。海洋科学获得A+学科,进入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行列;大气科学专业顺利通过本科教学评估并获优秀,第二批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行列。建成海洋科学学科唯一的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海洋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在“透明海洋2.0”、构建“空天海地”一体化观测网络和推进大海洋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等方面着力,协同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动作为探索建立新时代学校-崂山实验室融合发展体系。深化一流大学校内外两个方面的学科交叉,联合水产学院举办第一届“海洋科学-水产”一流学科间学术交流会,积极申请校内外资源推动学科交叉项目落地,务实推进“特色登顶”,突出一流学科的示范引领。
第三届海洋学研讨会
“海洋科学-水产”一流学科间学术交流会
卫星海洋数据虚拟仿真教学实验系统
服务社会对接需求“接地气”。组织专门力量积极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开展涉海领域各种形式的对外科技服务,两年来新上主持横向项目54项,合同金额超2500万元,为国家及地方生态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主动对接地方社会发展,共建城阳白云山学校海洋与气象科技馆,与青岛市博物馆联合举办科普展,与威海市气象局等开展战略合作,增强地方气象部门科研能力与极端天气的预报水平。持续开展海洋知识科普,为绿春县第一中学及市内各区30余所中小学师生开展海洋主题科普知识讲座,激发了学生对海洋科学的兴趣,向社会展示海洋科技创新成果,感受海洋科学的魅力。全面提升学院定点帮扶云南绿春乡村振兴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定点帮扶工作,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宣传推广,发动学院师生、校友等社会资源购买农产品,助力消费帮扶,超额完成学校帮扶计划。
青岛市中小学海洋科普义教
在青岛市图书馆举办“海洋,我们的气候与天气”主题科普展
海洋与大气学院党委始终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行动、最扎实的举措、最严格的要求推进整改,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把解决问题和建章立制统筹起来,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将巡察整改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战略部署结合起来,强化成果运用,为深入实施新时代海大工程,全面开创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