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 潮汐切变锋对黄河口陆源沉积物输运的影响:多期观测与综合分析

发布者:赵诗琳发布时间:2024-03-11浏览次数:10


近日,国际知名期刊Marine Geology在线发表了海洋与大气学院的最新科研成果“Impact of tidal shear fronts on terrigenous sediment transport in the Yellow River Mouth: observations and a synthesis”(潮汐切变锋对黄河口陆源沉积物输运的影响:多期观测与综合分析),该成果第一作者为海洋与大气学院青年教师王楠博士,通讯作者为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宋德海教授。

切变锋是常见的河口锋面类型之一,也是河口陆源物质“源-汇”过程中的重要沉积动力要素,对径流淡水、泥沙、营养盐、微塑料的跨陆架输运具有重要影响。黄河口是世界典型的高密度流河口,沉积快,易冲淤,多摆动。入海泥沙在异重流、异轻羽状流和切变锋的共同作用下,80%沉积在河口30km范围内,悬浮泥沙绝大多数输运至莱州湾,少量进入渤海湾,难以跨过河口切变锋区向渤海中部输运。过去学者们报道的河口切变锋均为反向切变锋(内涨外落型和内落外涨型),认为其是常态下悬沙难以跨锋区输运的关键动力机制。然而,反向锋面仅在一个潮周期40%的时间内存在(涨憩和落憩),悬沙在反向锋面消失时也未有大规模跨锋区输运,必然存在阻碍悬沙跨锋区输运的其他动力机制。

因此,本研究基于199520032019年黄河口断面上的多船同步水沙观测数据,研究了潮汐切变锋的长期变化特征、机理以及对跨锋区泥沙输运的影响(图1)。结果表明,除了反向切变锋外,涨、落潮期间还存在同向切变锋,尤其落潮同向切变锋因黄河口的潮汐不对称而更为显著。其位于口门浅滩和水下三角洲前缘斜坡之间,在落急前后持续约3小时,最大锋面剪切强度与反向切变锋相当,形成机制也相似,降低了落潮期间径流悬沙跨锋区输运的效率。正是由于同向切变锋和反向切变锋在潮周期中交替出现,覆盖了落潮前后的所有时间,而涨潮期间悬沙输运又指向陆地,才使得径流悬沙在仅依靠潮流输运的条件下难以穿越锋区(图2)。此外,河口切变锋年际变化与盐度梯度、浊度梯度、河口地形梯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也印证了河海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地形-锋面相互作用机制。

近二十年来,随着黄河人工调水调沙成为常态,径流水沙特征从洪-枯季的自然变化,已变为调控单月的“单脉冲形态”,大规模异重流已很罕见,切变锋对入海悬沙的影响更显重要,常态下同向切变锋对河口悬沙跨锋区输运的作用更加不可忽视。这一结果丰富了河口三角洲沉积动力学的认识,为研究河口锋面过程提供了新的见解。

1. 199520032019年的黄河口观测断面地形图。199520032019年的河口向海凸出距离分别约为27 kma)、17 kmb)和23 kmc),水下三角洲前缘的平均坡度分别约为0.0026d)、0.001e)和0.002f)。

2. 常态条件下潮周期内黄河口潮汐切变锋和径流泥沙的扩散模式。(a)内落外涨型反向切变锋,(b)落潮同向切变锋,(c)内涨外落型反向切变锋,(d)无明显切变锋的涨潮。


发表文章列表:

Wang, N., Li, K., Song, D. H., Bi, N. S., Bao, X. W., Liang, S. K., and Li, G. X. (2024).Impact of tidal shear fronts on terrigenous sediment transport in the Yellow River Mouth: Observations and a synthesis. Marine Geology, 469, 107222.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margeo.2024.107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