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在线发表了海洋与大气学院的最新科研成果“China's Greener Production Reduces East-To-West Pollution Transfers and Alleviates Regional Environmental-Economic Inequalities(中国的绿色生产减少了东西部污染转移并缓解了区域环境-经济不平等性)”。该研究发现中国的绿色生产不但减少了东西部的大气污染物转移,而且缓解了区域间的环境-经济不平等性。该成果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为海洋与大气学院青年教师王旌旭博士,合作者包括海洋与大气学院硕士研究生生李钟仪、张浩雨、刘正中和本科生胡真祯。
中国省际贸易驱动了区域间的空气污染转移,并导致了显著的区域环境-经济不平等性。过去几十年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这些变化对省际污染转移及其相关不平等性的影响仍不清楚。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7年,中国国内消费推动全国增加值从21亿人民币稳步增长至68亿人民币。然而,由此导致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即从2007年的46.6Tg增至2012年的51.2Tg,随后在2017年大幅降至29.9Tg。其中,建筑部门的消费对排放贡献最大,且其贡献比例在十年间持续上升。东部省份往往是环境经济受益者,并将大量污染转移给西部省份,但是该转移量在2007-2017年间减少了2/3(图1)。同时,承受环境经济同时损失的西部省份数量有所减少,部分省份甚至转变为环境经济受益者。中国的绿色生产是排放流动减少和区域间环境-经济不平等性缓解的主要原因(图2)。
为进一步改善中国空气质量并缓解区域不平等问题,我们建议从生产和消费双重角度完善污染责任分担机制,加快中西部地区的技术和能源转型,关键消费部门应承担绿色产业链发展的责任。同时,需要促进中国东西部协同减排合作,制定跨区域污染转移相关政策,加强东部对西部的减排技术和政策支持,通过消费污染税等措施补偿消费活动造成的污染转移。
图1. 2007—2017区域间(a-c)排放(以大气污染物当量APE表示)和(e-f)增加值净转移及其(d和h)变化。每个区域的填色显示了他们的净APE和增加值(即转出量与转入量的差值)。图中详细显示了前10条区域间净流动链路(用箭头表示)。每个子图的顶部显示了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净转移量。
图2. 不同情境下2007-2017年中国各省的(a-d)净排放和净增加值以及(e-h)区域间环境经济不平等性变化(REIC)。
发表文章列表:
Wang, J., Li, Z., Hu, Z., Zhang, H., & Liu,Z. (2025). China's greener productionreduces east-to-west pollution transfersand alleviates regionalenvironmental-economic inequalities.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130, e2024JD043078.
文章链接:http://dx.doi.org/10.1029/2024JD043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