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novation Geoscience:构建“五位一体”的研究框架,降低未来AMOC崩溃预估的不确定性

发布者:赵诗琳发布时间:2025-11-03浏览次数:10


近日,The Innovation Geoscience期刊在线发表了海洋与大气学院的最新科研成果“Toward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on AMOC stability: Combining theory, observations, paleoclimate records, model simulations and AI”构建“五位一体”的研究框架,降低未来AMOC崩溃预估的不确定性)。该研究第一作者为海洋与大气学院/海洋动力-物理环境与智能感知全国重点实验室林霄沛教授,合作者包括英国南极调查局张旭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吴波研究员、北京大学刘永岗教授以及学院张存杰博士。

AMOC是全球海洋热量和物质经向输运的“大动脉”,被列为影响全球气候的九大关键气候临界点(Tipping Point)之一。然而,AMOC是否濒临崩溃,现有的研究给出了差异很大、甚至完全相反的预估。针对AMOC崩溃预估的不确定性,该研究剖析了当前AMOC崩溃预估研究方法的不足。在理论研究方面,浮力和动力强迫共同调制不同时间尺度上AMOC变异的机理仍不清晰;在海洋观测方面,针对AMOC的连续断面观测尚未监测到过AMOC的崩溃事件,缺乏AMOC崩溃案例;历史上不乏AMOC崩溃的案例(图1B),但是古气候代用资料不确定性很大,而且古-今气候背景(温室气体浓度、陆地冰盖范围等)差异显著,AMOC崩溃机制难以直接类比;数值模拟在北大西洋深层水的生成机制(过度强调拉布拉多海的对流贡献)、AMOC的历史演变(CMIP6集合平均显示20世纪早中期AMOC持续增强,而古记录普遍显示该时期AMOC减弱;CMIP6集合平均显示AMOC1980年后逐渐减弱,而观测中并未发现该趋势;图1A)、冰盖模拟等方面仍存在显著的模拟偏差;相对于传统的临界点预警方法,人工智能技术能实现更早、更准确的预警,但需要足够数量的AMOC崩溃案例以用于训练模型。

针对上述研究方法的不足,尤其是数值模式的模拟偏差和AMOC崩溃案例的缺乏,该研究提出了整合“机理-观测-古气候记录-数值模拟-人工智能”五位一体的研究框架。该框架的核心策略是“以史为鉴”,利用不同复杂程度的模式,开展历史气候中冷期和暖期的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古气候资料(如古气候指标记录、古气候数据同化数据集等)中AMOC的深度、强度和AMOC突变的气候效应,评估不同模式的模拟技巧高低进行模式筛选;并利用筛选后气候系统模式开展临界点附近的大样本扰动试验,结合利用人工智能模型诊断气候系统模式中被忽视的临界点,不断迭代增加AMOC崩溃的样本个数。

1. 不同数据资料中AMOC的时间演变。(ACMIP5CMIP6历史和未来的数值模拟(Fox-Kemper et al., 2023, IPCC AR6)、基于观测的再分析产品(ERA5JRA-55; Terhaar et al., 2025, Nat. Commun.)和RAPID断面现场观测结果(https://rapid.ac.uk/);(B)基于沉积钻孔231Pa/230ThAMOC重建记录(McManus et al., 2004, Nature)

发表文章列表:

Xiaopei Lin, Xu Zhang, Bo Wu, Yonggang Liu, Cunjie Zhang 2025.Toward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on AMOC stability: Combining theory, observations, paleoclimate records, model simulations and AI. The Innovation Geoscience, 3:100167.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59717/j.xinn-geo.2025.10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