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在线发表了海洋与大气学院的最新科研成果“Undue Blames on the Air Pollution Leakage From Affluent Provinces in China(中国富裕省份在大气污染转移中被过度苛责)”。该成果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为海洋与大气学院青年教师王旌旭博士,合作者包括学院硕士研究生张浩雨、李钟仪、刘正中和本科生冯时杰。
跨区域贸易使得消费活动与其相应的大气污染在空间上脱钩,重塑了环境责任的地理分布。传统的生产端排放核算方法(PBA)将排放责任完全归于生产者,未能体现消费者在产业链中所应承担的责任;而传统的消费端核算方法(CBA)虽将排放责任归因于消费者所在地区,却忽略了不同生产地区在污染控制水平上的差异。基于CBA核算方法将大量污染责任归咎于北京、上海、浙江等经济发达的东部省份,认为它们是“污染输出者”,并承担了较多的污染责任(图1a)。为更合理地反映各地区在污染治理能力上的区别,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技术调整型消费侧排放核算方法(TCBA),在CBA基础上纳入污染控制差异因素,重新评估了中国各省的大气污染物足迹及环境—经济不平等关系。在进一步考虑各地区在排放控制效率方面的差异后,这些省份的排放责任显著下降。相反,内蒙古、宁夏等排放强度较高的西部省份,其污染责任明显上升(图1b,c)。同时,在TCBA核算体系下,省间贸易中存在绝对不平等关系(贸易双方一方环境经济均占优,另一方均受损)的贸易组合占比从37%降低至28%,中国地区间的环境-经济不平等程度显著降低(图2)。
因此,基于该研究建议中国应结合生产与消费双侧核算制定环境与气候政策,认可并激励绿色生产行为,同时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技术和财政支持,推动全国协同减排。

图1.(a)消费端(CBA)和(b)技术调整的消费端(TCBA)排放核算下各省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当量(APE),以及(c)两种核算方法下排放的差异。

图2.(a)消费端(CBA)和(b)技术调整的消费端(TCBA)排放核算下省级净大气污染物当量(APE)和净增加值;(c)消费端和(d)技术调整的消费端排放核算下省级环境不平等指数(REI)。
发表文章列表:
Wang, J., Zhang, H., Feng, S., Li, Z., & Liu, Z. (2025). Undue blames on the air pollution leakage from affluent provinces in China.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52, e2025GL117242.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29/2025GL117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