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CD:北大西洋夏季海洋热浪对北极海冰冻结延迟的影响:大气遥相关的调节作用

发布者:赵诗琳发布时间:2025-11-14浏览次数:10


近日,Climate Dynamics在线发表了海洋与大气学院的的最新科研成果“Effects of North Atlantic summer marine heatwaves on Arctic sea ice freeze-up delay: Modulation by atmospheric teleconnections”(北大西洋夏季海洋热浪对北极海冰冻结延迟的影响:大气遥相关的调节作用)。该成果第一作者为海洋与大气学院2025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周璇,通讯作者为海洋与大气学院/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苏洁教授。

近年来,北极海冰融化期变长且年际振幅增强,主要体现在冻结开始时间(FO)的推迟和年际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海冰冻结期,同时,对北极能量收支与海冰演变也具有重要影响。已有部分研究对FO推迟趋势的局地因素进行了研究,但对来自中低纬度的远程强迫,特别是北大西洋海洋热浪(MHWs)在北极海冰冻结过程中的作用,仍缺乏深入探讨。本研究的出发点在于探讨北大西洋夏季MHWs是否影响北极FO的年际变化,以及影响北极FO的时间、区域和途径是什么?

该研究发现1984–2022年间北大西洋MHWs表现出更强、更持久和更频繁的趋势(图1)。在年际尺度上,格陵兰东南海域7月发生的强烈MHWs,与楚科奇海和东西伯利亚海的FO显著相关。格陵兰东南海域MHWs累积强度指数与楚科奇海和东西伯利亚海FO的时间序列相关系数为0.54,二者均在2000年后呈现出增强的2–6年的振荡。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北大西洋夏季MHWs的变化影响楚科奇海和东西伯利亚海的物理机制可以解释为:格陵兰东南海域MHWs7月产生强烈近地表加热,使暖湿空气上升至300 hPa高度,增强行星波传播,并在8–9月沿波导进入楚科奇海和东西伯利亚海,引发反气旋式下沉暖流,从而推迟冻结(图2)。与绝热增温有关的热力过程占FO年际变率的64%,海冰动力(如海冰辐散)贡献约36%

总体而言,该研究揭示了北大西洋夏季MHWs通过大气遥相关作用推迟楚科奇海和东西伯利亚海冻结的物理机制,补充了中低纬极端海温事件与极地海冰变化之间跨区联系的认知。为北极海冰预测和MHWs气候效应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1. 北大西洋热浪强度(MHWi,持续天数(MHWd,发生频率(MHWf,海表面温度的季节-年际变化(a1-d1,随纬度-年际变化(a2-d2,气候态分布(a3-d3,趋势(a4-d4)。

2. 北大西洋夏季海洋热浪推迟楚科奇海和东西伯利亚海FO的关键物理过程示意图。每一个数字代表一个具体过程:①格陵兰东南海域近地表暖空气驱动暖湿空气上升至300 hPa;②增强行星波向下游传播;③楚科奇海和东西伯利亚海FO受反气旋式环流控制,下沉气流导致绝热增温。


发表文章列表:

Zhou, X., Su, J*., Zhao, T. Zhang H., Qu Z. (2025). Effects of North Atlantic summer marine heatwaves on Arctic sea ice freeze-up delay: modulation by atmospheric teleconnections. Climate Dynamic, 63, 390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7/s00382-025-078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