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蒋斌: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里起飞

发布者:张雪贝发布时间:2023-02-14浏览次数:36

蒋斌,男,汉族,2001年9月出生,广西桂林人,中共预备党员,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大气科学2019级本科生,现任班级学习委员、组织委员和毕业班副班长,曾任中国海洋大学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研究会副主席和星火编辑部部长、中国海洋大学乒乓球协会副会长和宣传部部长。

曾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3次)、学习二等奖学金(3次)、希望工程山东移动奖学金,获得校级优秀学生(2次)、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助学公益之星、学院学霸讲堂“优秀讲师”等荣誉称号;获得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获非数学组二等奖、第十一届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获非数学组一等奖、2021和2022年度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S奖;获得中国海洋大学第74届校运会男子4×100米决赛第7名、4×400米决赛第5名。

心得感悟

迷茫之中学会了适应,选择坚持走下去

      其实我一开始想学的是海洋科学。听学长说海大转专业挺容易的,于是大一刚来的时候,我对专业课的学习并不太上心。在第一学期结束的时候我找班主任衣老师聊天,和他说了我想转专业的事。我告诉他我有些迷茫,他说:“这说明你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呢,现在你可能是一时冲动,比如我现在问你对海洋的那个具体方面感兴趣,你肯定说不出来,因为你没有什么专业知识。所以你现在要做的,是打好学科基础。”我记住了。第二学期,我在大学英语II课本上看到了一句话:“It’ s no using doing what we like; We’ ve got to like what we do.”于是我摒弃了转专业的想法,选择留在了大气科学。在不断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我对大气科学的兴趣变得越来越浓厚,越来越渴望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有时候,我们觉得某样事物枯燥无聊、令人讨厌,并不是因为它不好,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对它了解不够而导致了偏见。

大学是新起点,自律是良药

大学是一个崭新的平台,我们会学习更加深奥的知识,我们会参加各式各样的活动、结识各种各样的朋友……我们离开了父母的怀抱,要做自己的大人。尽管如此,我们的学生身份仍未改变,所以学习始终是主要任务。

在刚入学的时候,班级进行了班委竞选。我最开始是被临时班委推荐去竞选文体委员——我最终也去了,但是根据选票的结果,我担任了学习委员——在班级里这个职务一直由我来担任。

身为学委,我牢记要为同学们树立学习榜样。在大学里,我大部分时间都是过着“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式的生活,不管刮风下雨,每天早上七点多出门,晚上学习到十点多才回到宿舍。印象最深的一次,已经是晚上10点10分,我当时在六区一楼自习完准备回宿舍,走到大门口时发现漆黑一片,门已经锁了,于是赶紧走到七区大门,正好碰上锁完门的大伯,这才得以出来。

作为学委,我始终不忘推动班级的学风建设。每学期,我都会主动查阅各种资料,整理一些公共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的学习资料和学习笔记,在期末考试前享至班群里,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准备期末。截至目前,我一共整理了《高等数学》《大学英语》《数学物理方法》《流体力学I&II》《大气物理学》《气象统计方法》《动力气象学》《天气学原理》等在内的资料共达28份。这些资料不仅能够辐射本年级同学,对后面学弟学妹们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与巩固也能提供极大的帮助。

除了整理资料外,我还积极参与学院的学霸讲堂活动,主要开设了《气象统计方法》和《动力气象学》两门专业课程的期末复习讲堂。在这个过程中,我亲自备课制作PPT,总结课程所学内容,构建凝练的知识体系,力求做到精简、总结到位。我深刻地感受到,做一名老师也是相当不容易的。有时我也会备课到凌晨的一两点。当然,这也增进了我和任课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

失败了不可怕

让我们再来一次,这一次,好好来!

我的大学生生涯中,有过唯一一次挂科的经历——是夏季学期的《海洋-大气数据分析》课程,52分,我记得很清楚。我进入大学才开始正式接触电脑,对编程语言和软件什么的本身就一窍不通,而且刚开始学的时候又缺少上机实践,不知道如何去查阅官方说明文档,只知道照葫芦画瓢,对一些参数都不了解,导致考试的时候漏洞百出。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有不精。考试的时候一共有两道大题,当时我想第一道用Python解答而第二道用MATLAB绘图,结果两道题都没能出图,导致挂科。

经历过这次挂科以后,我下定决心要学好和学精Python(当初主要是觉得MATLAB处理NC文件读时间很麻烦)。2022年2月10号,我通过自己的公众号正式发布了Python学习的推送预告。截至目前,公众号一共发文21篇。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曾经在可视化中遗留的问题都在逐渐解决,并且学习体系也在慢慢构建。

服务同学,奉献自己

我于2020年3月1日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我始终牢记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实际工作中,身边的同学,便是“人民”这个概念的具象化。从大三下学期开始,我感觉到了身上的责任更加重大,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到了为自己未来规划的时候了,涉及大家切身利益的事情太多了,我作为主要班委之一,必须要注重工作的公正、公开,同时还要做到通知到位,一个也不能落下。

因为大部分同学需要备战考研,时间很紧张,所以我尽可能的组织一些对大家有实质性帮助的活动,主要有:(1) 联系即将毕业离校的18级学长学姐,组织了本专业的“考研分享会”,为大部分考研的同学提供不同院校的考研情况以及备考方法;(2) 在学院毕业设计工作启动前期,联系了海洋气象学系的各位老师,举办了本专业的“导师推介会”,以便帮助同学们了解老师们最新的研究方向与兴趣,从而为同学们在后期选择老师的时候提供准确信息;(3) 邀请陈显尧老师通过线上的形式,为专业同学带来为期三天的《学术论文写作》的讲座。

人生寄语

      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在很早一期的《开讲啦》节目中说:“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起飞,对于年轻人来说,你们要记着要去掉浮躁,甘于寂寞。要有一颗平常心,平和的心。当你成功的时候不能成为包袱。再一个逆向思维,别哪儿热闹就往哪儿去,别去。自己选一条好路,认准了道,一条道往黑走,越走越光明。” 我们年轻人应当戒骄戒躁,不随大流,目标明确,持之以恒,赖得住寂寞,不断夯实专业基本功,这样才能在自己的领域中走得深、走得远。我们要始终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因为知识、技能总会成陈旧过时,但是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会让我们永不落伍——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最后有一句话想和诸位共勉:“努力的意义在于,以后的日子里,放眼望去,全都是自己喜欢的人和事——让我们一起Try ha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