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

publisher:POGOC发布时间:2019-01-09浏览次数:355

 极地是地球表面的冷极,其环境变化与地球其他区域的变化息息相关,在全球气候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北极气候环境变化对我国气候有着直接的影响,与我国的工农业生产、经济活动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2012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是国家“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支持下的首轮北极考察活动,同时承担了极区海气耦合,海洋生态化学及航道评估等多学科任务。711日,雪龙船自青岛市奥帆码头出发,全程经由日本海、鄂霍次克海、西太平洋、白令海、楚科奇海、东北航道、挪威海到达冰岛,随后穿越北极中央航道返回上海,历时93天。

1 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航线(钟文理绘)

2 实验室师生在青岛奥帆码头为北极考察队送行(拍摄者不详)

 我实验室成员矫玉田高工、李涛以及博士研究生钟文理和王晓宇随船全程参加了本次北极科学考察任务,在其中承担和参与了物理海洋、海气耦合及海冰冰站调查等学科任务。本次科学考察物理海洋学科主要由海洋局一所和海大共同完成,在累计40天的作业时间内完成CTD采水作业99站,二次采水作业38站,流速剖面观测(LADCP97站,湍流观测18站。此外,在海洋局各相关单位的配合下,我实验室成员于挪威海成功布放大型海气耦合浮标一套,该浮标直径6米,高约14米,自重15.6吨,装载各类型传感器共计20余套。在北冰洋密集冰区共完成6个短期冰站的海冰光学观测任务,成功布放8套海冰漂流浮标,并进行了25个不同大小和深度的融池温盐观测,获得冰下水文要素剖面10个点次。

3 我实验室考察队员与送行校领导合影

4 海气耦合浮标布放(海洋报崔鲸涛摄)

5 (左)冰站海洋光学和(右)融池观测(段德文摄)


 第5次北极科学考察突破了长期以来中国北极海洋科考只能围绕太平洋扇区展开的局限,首次通航东北航道和高纬航道并在大西洋扇区和北欧海进行综合科学考察,圆满完成了既定考察任务。布放在北欧海的海气耦合浮标更是世界首次在北极涛动核心区布放大型浮标进行海气耦合过程观测,对研究北极涛动核心区内部物理过程及其相关影响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科考二三事:


 上图:雪龙船到达最北的第二个冰站(87°N)后部分海大校友合影留念。由我校培养走出的海洋一线科研人员在北极考察的各个研究方向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学科涉及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和海洋地质等不同领域。(左起张涛,宋振亚,钟文理,王晓宇,矫玉田,李涛,刘富彬,林丽娜,厉承煊,郝锵)

上图:融池观测过程时因边缘海冰碎裂而导致科考人员不慎入水,幸好这个融池并未完全融透,且身边有队友及时救助。在冰上作业时刻充满了未知危险,薄薄的海冰之下是深达近4000m的大洋,一旦有人员滑入冰底几乎很难进行有效救援。在冰上行走如同走在草甸沼泽之中,不留神就可能因为踏上薄冰而陷入融池甚至冰裂隙中去,所以凡是上冰的队员必须穿着救生衣并严禁单独行动,随着海冰的融化目前已经很难寻觅到厚度较为安全的大块浮冰进行作业,未来冰上作业的风险必定还会继续增大。

上图:傍晚结束后甲板准备工作后的海大四人组返回实验室。“台上10分钟,台下10年功”,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北极的浮标/潜标作业,为了赶在海况较好时候顺利布放大型海气耦合浮标,实验室成员抓紧在东北航道航行的作业间歇期进行紧锣密鼓的准备。航道内天气良好海面平静,举目四望遍地是大片形状各异的白色浮冰和如宝石般点缀的融池,在夕阳的橙黄色余晖衬托下,环顾如此美丽的工作环境也真是让人“醉了”。

(通讯员:王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