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4次北欧海海洋调查

publisher:POGOC发布时间:2019-01-09浏览次数:288

20176月进行的第4北欧海海洋调查,是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北极海冰减退引起的北极放大机理与全球气候效应”和中国“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资助下,由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和中国气象局气候中心共同承担和组织实施的,本次考察旨在研究当前北极变暖背景下北欧海水文-大气环境变化和生物群落变迁。

本次考察开始于61日,搭乘“STALBAS”号调查船先后在挪威海,格陵兰海和冰岛海三个海域执行了为期19天的北欧海大洋科考任务,于619日返回特罗姆瑟,调查内容涉及物理海洋,海洋光学,海洋生物和海洋化学等领域内的多项海洋要素和环境参数。来自中国海洋大学11名成员、上海海洋大学3名成员、中国气象局气候中心1名成员,共计15人全程参与了本次考察。

1 2017年北欧海全部海洋站位分布和潜标布放位置(王晓宇绘)



组合 1

2 潜标布放作业图

3 第二套潜标布放完成后中外考察人员合影


4 海洋光学现场作业图


本次考察于莫恩海脊回收20166月所布放的深海潜标一套,同时布放2套深海潜标(平均水深3000m)。使用SBE-25CTD设备共完成92个站位的CTD剖面观测,走航观测投放XCTD16个。此外,在北欧海完成63个站位的海洋光学观测,观测参数涉及自海洋表层至110m深度范围内的向下\向上太阳短波辐射强度、海水温度、盐度、荧光叶绿素和浊度剖面。生物-化学组共完成31个关键站点的作业。海雾观测依托架设于船体右舷的微型自动摄像机,获取走航及作业期间的海面云雾影像,主要用于为海雾遥感提供现场验证资料,以及为后续海洋光学分析和研究提供现场环境的参考。

5 格陵兰海海冰区海雾分布,(左)到达冰区外缘低空能见度良好,(中)继续航行约6km后到达海雾边缘,(右)自冰边缘向内航行大约15km后完全进入北极海雾雾区,能见度降低至500m一下。


北欧海是连接北冰洋和大西洋唯一的深海通道,北大西洋高盐暖流水和半数的北冰洋低盐水都必须经过这里完成水体交换。同时北欧海是高纬度地区唯一常年不冰封的宽阔深海,特殊的地理自然条件使得冬半年海洋上层充分对流冷却产生高密度溢流水体,是北大西洋深层水的上层源区。伴随北极在过去几十年间的增暖变化,当前北欧海内部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海洋增暖和盐度变化,这些变化与北极放大效应以及大洋热盐环流强度变化的内在联系尚不完全清楚,很多中间物理过程缺乏足够的认识。本次考察完成了非常丰富的海洋水文、气象、生物以及化学数据收集工作,对进一步认识和分析北极地区的海洋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考察二三事


上图(鲁建林摄):考察队员于529日到达特罗姆瑟市,这座北极圈内的沿海小镇天气多变,在“盛夏”季节依然能够飘起鹅毛大雪。在起航准备阶段,受气旋影响,大雪断断续续,在晴朗多云的天气下仍会突然飘起雪花,幸运的是准备工作完毕后,气旋过境,天气转好,使得考察船能够在61日顺利起航。而19天的海上考察期间,气象条件总体都很温和,没有像以往几次遭遇大的低压系统,这也是本次考察能够非常顺利完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上图(鲁建林摄):69日接近格陵兰岛陆坡时遭遇海面的浮冰带,今年浮冰分布区域比预计要广,该船只尽管有一定抗冰能力但是破冰能力非常弱,在冰区航速只有3-4节,为防止被海冰围困以及节省船时,经商定酌情取消之前计划内的位于格陵兰陆坡和陆架上的站点,转而回到海盆区完成潜标布放并前往扬马延岛。

上图(高琳摄):本次16位考察队员中有一半是中国共产党党员,虽然身在遥远的北欧海进行科学考察,但他们仍然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在矫玉田高工的组织下成立了临时党支部,考察作业间隙,临时党支部开展了党员学习会,总结考察任务、工作,讨论船上学习、生活情况,让各位党员在艰苦的大洋考察工作中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通讯员(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