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

publisher:苏洁发布时间:2022-06-07浏览次数:1414

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自2019109日起航,至2020423日结束,历时198天,是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首航南极,也是我国 雪龙号和雪龙2”号首次联合执行双龙探极任务,取得了丰硕成果,标志着我国南极考察事业迈入了新的篇章。

参加“双龙探极”的两路中国海洋大学科考队员分别在中山站和雪龙号合影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汪岷教授、水产学院叶振江教授及海洋与大气学院孙永明助理工程师,于2019116日在澳大利亚登上雪龙2”号,参加了其第二航段普里兹湾和宇航员海的大洋调查工作,于2020122日结束所有科考工作,123日乘机返回国内。水产学院刘阳教授与张弛实验师、海洋生命学院博士生韩梅傲雪及海洋与大气学院科研助理王锟和博士生姜锦东,于20191224日在澳大利亚登上雪龙号,参加了其第二航段阿蒙森海和罗斯海的大洋调查工作,202039日结束考察工作,并于310日乘机返回国内。在考察队领导的大力支持协助和大洋队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海洋大学承担的本次科考任务圆满完成。

  南大洋及南极周边海域不仅是大洋环流中重要的动力源泉,也是影响全球气候走向的关键所在。本次考察的物理海洋观测采用走航观测、断面调查、定点长期观测等多种方式进行,包括海水温度、盐度、海流等要素,主要目的是认识海--气相互作用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孙永明在宇航员海的考察工作中共完成CTD站位33个、LADCP站位28个和走航式海洋剖面观测41个,在普里兹湾回收锚碇潜标2套,布放锚碇潜标3套。本航次回收的2套潜标布放时间均接近2年,获得了长达2年的温度、盐度和海流观测数据,为分析该海区水团性质及水动力环境的长期变化特征,特别是认识冬季结冰期间南极的冰下海洋过程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姜锦东和王锟在罗斯海和阿蒙森海共完成CTD\LADCP站位59个和湍流观测站位28个,布放锚碇潜标1套。在澳大利亚至南大洋走航期间,物理海洋组在2艘船上共投放XBT/XCTD 374枚,探空气球86个,沿航线全程进行走航海水表层温盐和ADCP的观测,获取了大量走航观测资料。

普里兹湾回收潜标



浮游病毒在调节海洋生态系统内群落结构和组成、推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南极病毒生态系统是最新界定的全球五大海洋病毒自然生态系统之一。我校负责本次南极考察的病毒生态调查,主要采用CTD采集海水样本,固定获得病毒丰度样品,经过滤浓缩获得病毒宏基因组样品,用于病毒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分析。其中汪岷在宇航员海域完成了77个站位1713个浮游病毒丰度样品、11个站位15个病毒宏基因组样品和11个站位15个病毒宏转录组样品的采集工作;韩梅傲雪在罗斯海和阿蒙森海海域完成了56个站位679个(阿蒙森海海域500个)浮游病毒丰度样品和20个病毒宏基因组样品,为后续南极病毒的生态特性研究提供了充足的样品支持。


水产学院渔业海洋学实验室叶振江、刘阳和张弛执行的中层鱼拖网调查任务是首次在我国南极考察中开展,成功采集到的南极中层水域渔业样品填补了我国在此方面的空白。在宇航员海进行了12个站位的拖网采样,共捕获鱼类213尾,分别隶属5588种包括8种;在罗斯海和阿蒙森海进行12站位调查,共捕获鱼类267尾,分别隶属7815属包括15种,相关成果和事迹也被中央电视台、澎湃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阿蒙森海站位鱼获样品:侧纹南极鱼

  在科考期间,积极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海洋实验室的专家学者交流,登陆我国南极科考站中山站和南极恩克斯堡岛新站,与美国,新西兰等国的南极科学家进行了交流。我校渔业海洋学专业首次参加南极考察,未来会通过持续调查,针对极地渔业资源现状、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极地海洋保护区等科学前沿领域展开针对性研究,对推进我校远洋渔业研究方向的学科建设,以及促进我国在极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