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

publisher:苏洁发布时间:2022-06-07浏览次数:1814

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自20201110日开始,于202157日结束,历时179天,行程3.6万余海里,在环南极4个海域开展了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综合调查,创造了我国南极考察破冰船最晚返航记录,取得了一批重要进展和考察成果。

此次大洋调查涉及普利兹湾、宇航员海、南极半岛、阿蒙森海4个重点海域,有效作业时长超过50天。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孙永明老师,水产学院李建超、马舒扬老师以及博士生张文超参与了全程调查。在考察队领导的大力支持协助和大洋队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海洋大学承担的本次科考任务圆满完成。

中国海洋大学科考队员在雪龙2”号工作现场合影

南大洋及南极周边海域不仅是大洋环流中重要的动力源泉,也是影响全球气候走向的关键所在。海洋与大气学院的孙永明作为舯甲板作业组长全程参与了物理海洋现场调查。本次考察的物理海洋观测在四个调查海域及南大洋走航断面展开采用断面调查、定点长期观测和走航观测等多种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为温度、盐度、海流等多种要素,认识南极周边海域和南大洋海--气相互作用过程提供了支撑

考察期间,在调查海域共完成75CTD/LADCP综合观测站位;布放潜标7套,回收潜标2套(其中国海洋大学布放潜标4套,回收潜标1套);共投放表面漂流浮标23; 同时投放自主观测海洋剖面浮标1个,投放冰-海界面浮标1。在走航过程中,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队全程开展走航海表温盐观测走航ADCP观测,并在设计断面开展抛弃式XBT/XCTD观测和探空气球观测,共投放XBT/XCTD 266其中XBT159枚,XCTD107投放探空气球69,获取了大量观测资料。

  

阿蒙森海作业站位图

锚碇潜标工作现场

表层漂流浮标观测

本次考察,中国海洋大学在普里兹湾东侧的四女士浅滩成功回收300m以浅浅滩的潜标,发现在冬季8-12月份存在明显的暖水入侵信号,为分析普里兹湾区域冬季陆架的水动力过程,特别是陆架和大洋之间的水交换提供了数据支持。

普里兹湾潜标温度、盐度、海流时间序列

水产学院渔业海洋学实验室李建超、马舒扬、张文超三人负责南极鱼类调查。通过中层拖网、Bongo网、鱼类eDNA、底延绳钓多种调查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此次调查共计站位69站,中层拖网捕获鱼类超过20种,数量近1500尾。除常见种外,此调查采集到稀有鱼种触手角鮟鱇为国内首次发现,该鱼种迄今在全球范围内仅被发现60余次。Bongo网捕获仔稚鱼数量超过130尾,鱼类eDNA调查获得水样超过120管,上述样品的获取保证了后续实验室分析的顺利开展,为深入研究南极海域鱼类生物学特征及生活史过程奠定了充分的样品积累,同时为了解调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及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坚实基础。

   

                珍稀鱼种——触手角鮟鱇                南极鱼类仔鱼镜下照片

  

此外,调查团队开展了南极海域底延绳钓作业。作业挂钩超过600个,放置海中时间超过16小时,共计钓得鱼类样品17尾,超过商业捕捞平均上钩率。此次作业是中国南极科考史上首次采用底延绳钓方式进行南极鱼类调查,为探究底延绳钓作业手段在南极海域极端环境下的操作模式积累了宝贵经验,成功采集的鱼类样品为深入认识南极鱼类及海洋生态系统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南大洋延绳钓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