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第11次北极科学考察

publisher:苏洁发布时间:2022-06-07浏览次数:869

中国第11次北极科学考察于2020715日从上海出发,于928日回到上海,全程76天。本次考察是疫情爆发以来中国组织的首次极地大洋科学考察任务,由83人组成的考察队克服长途作业与补给困难,围绕北冰洋楚科奇海台与加拿大海盆周边海域开展水文综合调查与海冰观测。我实验室成员王晓宇博士和刘一林博士参加了本次考察,承担了海洋水文环境观测、北极冰站作业和海雾观测任务。累计完成海洋水文CTD站位44个,走航XCTD观测24次,参与全部6个短期冰站和1个长期冰站作业,完成海雾探空剖面(FVP39次,布放冰基海洋剖面浮标(DTOP1套。其中,所布放的FVPDTOP均由我实验室赵进平教授牵头自主研发,是未来“极区透明海洋”战略的重要技术组成部分。

中国第11次北极科学考察CTD调查站位和冰站位置分布

  

本航次在北冰洋中央区遭遇冰面融池过多、海冰破碎严重的不利冰情,对于DTOP的布放以及随后浮标在夏季融冰期的存活都造成极大的挑战。在科考队周密的计划安排和坚持不懈的搜寻下,最终通过全体队员的密切配合与努力,成功在86°N的北极中央区找到相对理想的浮冰并顺利完成布放。该浮标既可以刻画北极上层海洋的季节变化,也可以揭示北极水文环境的空间差异,成为未来构建中国北极实时观测网的重要保障技术之一,这也标志着实验室继续向着实现“冰下海洋透明”的目标稳步前进。

DTOP外,我实验室自主研发的新型极区海雾光学探空仪也首次应用于北极中央航道海雾监测。该探空仪采用全新的独立通道滤光技术,同时可以获得5个分谱段以及一个总谱段的太阳短波辐射强度。较2018-2019的初代型号,新型的海雾探空仪在数据精确度、系统稳定性以及低空协调性等方面均获得显著提高。该新型海雾剖面仪在北冰洋气象观测领域的成功应用。

2020年中国第11次北极考察期间于86°N长期冰站布放冰基海洋剖面浮标(D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