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队集结!POGOC实验室教授史久新与副教授王华龙即将展开“第40次南极考察”大洋科考。

publisher:POGOC发布时间:2023-12-26浏览次数:128

我国第40次南极考察可谓任务多、行程紧。一部分队员正在恩克斯堡岛建设新站,而“雪龙2”号科考船已经从南极返回到新西兰利特尔顿港;与此同时,即将参与大洋科考的队员们也在国内集结,前往利特尔顿港登船启程。


去南极观察磷虾 测海温……28位科学家集结出发

北京时间22日晚,记者来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与即将前往新西兰搭乘“雪龙2”号的科考队员们会合。从上海出发的一共22人,从广州出发的有6人,总共有28人参与本次大洋科考。他们分别来自自然资源部部属单位和科研机构,以及相关领域的高校,研究方向涉及海洋环境、生物调查等不同领域。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员 王杭州:我主要是做一个浮游生物的成像系统,放到水里面。可以长期观察磷虾以及浮游生物。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员 史久新:我们观测的就是海水的温度盐度,加上海流。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员 王华龙:我主要研究海洋病毒的,以及它的宿主微生物。我们可以把一吨的海水浓缩到只有五十毫升,因为这样的话病毒丰度非常高,我们才好对它进行测序。


“雪龙2”号再启程 前方阿蒙森海!

经过20多个小时的路途,“雪龙2”号的科考队员们抵达近万公里之外的新西兰利特尔顿港,将部分科研器材装船。25日,“雪龙2”号再次启程。

总台央视记者 陈博:这里是新西兰的利特尔顿港,现在是当地时间的下午6点钟,在完成了燃油和果蔬等重要物资的补给之后,这里也迎来了新的28名科考队员,现在在引水船的帮助下,“雪龙2”号正在缓缓驶离港口,下一步我们即将前往南极的阿蒙森海,开展大洋科考。


大洋科考即将拉开序幕!


“雪龙2”号11月1日从上海出发,于12月6日抵达罗斯海新站,在完成新站建设人员转运以及新站建设物资卸运后,于12月23日返回到新西兰利特尔顿港。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副领队 王金辉:分阶段的任务来说,第一个阶段从11月1日出发到目前为止,“雪龙2”号主要是对我们罗斯海新站的物资补给,重点是保障我们新考察站的建设。12月25日开始,是“雪龙2”号的第二个阶段,也就是大洋科考的任务。

“雪龙”号和“天惠”轮此刻在哪里?


我国第40次南极考察一共有三艘船只参与,各司其职。“雪龙2”号再出发之际,其他两艘船只在什么位置呢?我们通过武汉大学极地研究团队的卫星追踪来看看。


“雪龙”号正在前往南极长城站的途中,估计3天后抵达。



天惠轮仍然在罗斯海新站附近,距离新站不到1公里。



数据支持: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


“雪龙2”号从新西兰启程 将开展大洋科考

几天前,“雪龙2”号科考船在罗斯海新考察站完成物资卸运和人员登陆工作后,航行到新西兰利特尔顿港,进行物资补给,同时还将接上大洋科考队员执行大洋调查和监测任务。而即将参与大洋科考的队员们也在国内集结,前往利特尔顿港登船启程。


北京时间22日晚,记者来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与即将前往新西兰搭乘“雪龙2”号的大洋科考队队员们汇合。

“雪龙2”号大洋科考队队长 陈超:我们从上海出发的一共有22人,我们还有一拨人从广州出发,我们大概是有6人。总共加起来是有28人。


参与本次大洋科考的队员们,分别来自自然资源部部属单位和科研机构,以及相关领域的高校。他们的研究方向涉及海洋环境、生物调查等不同领域。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员 王杭州:我主要是做浮游生物的成像系统,这个系统放到水里面。可以长期观察磷虾以及浮游生物。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员 史久新:我们观测的就是海水的温度、盐度,加上海流。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员 王华龙:我是研究海洋病毒的以及它的宿主微生物。我们可以把一吨的海水浓缩到只有五十毫升,这样的话病毒丰度非常高,我们才好对它进行测序。


经过20多小时的路途,“雪龙2”号的考察队员们抵达近万公里之外的新西兰利特尔顿港,将部分科研器材装船。25日,“雪龙2”号再次启程。

总台央视记者 陈博:这里是新西兰的利特尔顿港,现在是当地时间的下午6点钟。在完成了燃油和蔬果等重要物资的补给之后,这里也迎来了新的28名科考队员。现在在引水船的帮助下,“雪龙2”号正在缓缓驶离港口,下一步我们即将前往南极的阿蒙森海,开展大洋科考。


“雪龙2”号11月1日从上海出发,于12月6日抵达罗斯海新站。在完成新站建设人员转运以及新站建设物资卸运后,于12月23日返回到新西兰利特尔顿港。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副领队 王金辉:分阶段的任务来说,第一个阶段从11月1日出发到目前为止,“雪龙2”号主要是对罗斯海新站的物资补给,重点是保障新考察站的建设。12月25日开始,承担了“雪龙2”号的第二个阶段,也就是大洋科考的任务。

(总台央视记者 陈博 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