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探秘》入选第三批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

publisher:POGOC发布时间:2024-04-01浏览次数:81

日前,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公布第三批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鲁教高函〔2024〕11号),认定886门课程为第三批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其中《极地探秘》入选。


课程介绍

  

1.发展历程

 

中国海洋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极地科学研究和教学的高校之一,于2007年开设了国内第一门极地方向的专业课程。

基于学校丰富的极地科研和教学积累,本课程于2018年首次成为全校通识课,近年来主要经历了以下发展阶段:

2.教学目标

 

结合学校建设海洋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定位,立足学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识为体的本科教育理念,本课程作为“科学与创新”模块的通识基础课程,面向对极地研究有浓厚兴趣的本科学生开设,制订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 探索极地地理、冰雪、海洋、大气、生物、社会等多个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

  • 掌握极地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及极地在地球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能力目标

  • 提高沟通交流、主动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 培养跨学科的思维方式以及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素质目标

  • 增加学生对极地的研究兴趣

  • 保持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 塑造直面挑战的责任担当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3.课程内容

 

从第一讲的破冰起航之后,首先跟随探险者的足迹认识极地的地理特征,接着探寻最具极地特色的冰雪、大气和海洋等环境的秘密,随后访问学生最感兴趣的极地生灵,认识极地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最后组织学生探讨从课程学习中获得的科学启迪。  

课程采用逐级递进方式,构建起学生对极地的全面认识,启发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教学团队


《极地探秘》是面向所有本科生的一门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属于“科学与创新”模块。课程教学团队由工作在极地科研第一线的教授组成,来自海洋与大气学院、水产学院、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等多个学院。 

  

教学设计亮点

1.课程设计

 

课程围绕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层面组织实施了科研沉浸式的教学设计。

 

知识教学

  • 着重科学前沿问题的展开和探索过程

  • 采用问题启发式、案例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思考

能力培养

  • 着重提高学生对未知领域的研究兴趣和科研能力

  • 采用多种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和野外实践活动,加强了学生从选题、实验设计、科研成果展示、学术成果交流、学术报告或论文撰写等一系列科研训练

素质提升

  • 通过研讨前沿热点问题、评述科普文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学思辨能力

  • 分组任务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组织沟通能力和科研表达能力

  • 评选学生优秀科普小论文和视频,在微信平台推送,有助于科普推广,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翻转课堂

2.课程特色与创新


构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衔接、文理交叉融合的课程知识体系

  • 通过知识重构,构建了从极地地理、气候环境、生态系统到政策与法规,再到人生发展的一体化文理交融的课程知识体系,体现了课程文理交叉融合的基础通识性

  • 通过极地科考经验丰富的多学科教授的授课团队,保障了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前沿性

围绕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层面开展沉浸式科研体验的教学设计

  • 在知识教学层面通过极地情境代入式体验思考等教学方式,启发学生对极地科学前沿问题的展开和探索过程

  • 在能力培养层面通过对学生进行选题-研究-成果展示与交流的全科研过程训练,着重提高学生对极地科学未知领域的探索和科研能力

  • 在素质提升层面通过模仿科研团队组成的分组协作,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思辨能力

构建了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多样化信息化教学方式

  • 充分利用多种网络课程平台信息技术,通过教研融合保证知识创新资源,构建线上第二课堂,开发“闯关式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积累优秀科普案例库,从而加强数字化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资源建设

    课程改革成效与课程评价

     

    本课程在短短5年的建设和教改中日益受到学生的肯定和欢迎。学生学习体验调查评价课程总体教学情况处于全校通识课综合评价的前三分之一水平;学生的多项学习收获高于科学与创新通识模块的平均水平,在学业挑战、激发兴趣、讲课水平、评价标准明确和老师魅力几个方向得到学生的大力推荐。

    在近两年的全国极地科学课程教学研讨会上,本课程受到国内多家高校的认可和好评并推广应用;2023年新建的慕课在学堂在线刚一上线就有上百人选课进行线上学习,受到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