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于2023年11月-2024年4月开展,历时5个月,总航程8.1万余海里。实验室7名师生参加本次考察。海洋与大气学院史久新教授、水产学院刘阳教授与海洋生命学院王华龙副教授搭乘“雪龙2”船,于2023年12月24日在新西兰利特尔顿登船,2024年1月27日下船,完成了阿蒙森海调查任务;海洋与大气学院王彩霞教授、水产学院田浩博士、博士研究生黄传扬与海洋生命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欣然搭乘“雪龙”船,于2024年1月13日在智利蓬塔上船,3月20日在澳大利亚霍巴特下船,完成了普里兹湾、宇航员海和南极半岛的大洋调查任务。王彩霞任 “雪龙”船南极大学教务主任,史久新、刘阳、黄传扬荣获“优秀队员”称号。多名队员在前往南极之前录制了科普短片,配合记者在现场的报道,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播出,对于南极考察和科学研究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随“雪龙2”船(左上:刘阳,右上:史久新,右下:王华龙)和“雪龙”船(左上:王彩霞,右上:张欣然,左下:田浩,右下:黄传扬)参加第40次南极考察的海大队员
2024年正值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也是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参与本次考察的海大师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南极秦岭站的贺信精神,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考察成果。
“雪龙”船上的海大校友合影,张北辰领队、张旭德船长与谢健副领队等所有在船校友签名题字共同祝贺
“雪龙2”船上的王金辉副领队(右三)等海大校友合影
(1) 物理海洋调查
此次阿蒙森海调查作业时间紧,任务重。史久新教授在在队友和船员的大力协助下,在多特森海槽北、中、南三个位置上回收了3套,并在原位布放了新的潜标。维持该潜标阵列对于深入了解绕极深层水入侵陆架、影响冰间湖过程、造成冰架底部融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另外,史久新还主持回收了另外两套潜标,参与布放了首套生态潜标,与物理海洋组的队友共同完成了11个站位的CTD/LADCP观测和84个站位的南极绕极流区XCTD/XBT观测。在6天之内,成功回收5套潜标并布放4套潜标,高强度、高效率、高质量的作业完成情况既体现出南极考察队员的顽强拼搏和敬业精神,也反映了我国南极海洋潜标设计、回收与布放技术已日臻成熟。
阿蒙森海站位图 去程和回程的XBT/XCTD观测站位
潜标布放现场
王彩霞教授在队友与船员的大力协助下,采用温度链的方式在南极半岛、宇航员海、普里兹湾三个海区进行上层海洋内波观测,参与CTD/LADCP剖面观测以及在宇航员海和普里兹湾冰间湖的潜标回收和布放。温度链的观测与CTD站位观测同步开展。温度链搭载多个温度传感器和一个小型CTD,获取上层海洋高分辨率、高频率的温度时间序列及温盐垂向剖面观测。从2024年1月15日至3月3日期间,在观测海域共计26个站位展开了温度链观测。温度链与船上CTD站位观测、ADCP走航观测相结合,充分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对观测海区内波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包括观测海域内波的特性、时空分布,内波的三维传播演化、相互作用等关键物理过程,以及内波的生成源地和生成机制等。
南大洋上层海洋温度链观测
(2) 鱼类调查
水产学院刘阳教授搭乘雪龙2号船在阿蒙森海进行中层鱼类调查,在阿蒙森海海域共开展Bongo拖网7站,中层拖网8站,共获取了鱼类样品430尾。博士后田浩和博士生黄传扬搭乘雪龙船负责宇航员海、南极半岛及普利兹湾的中层鱼类调查作业,在宇航员海海域共开展Bongo拖网9站,中层拖网8站,地笼作业2次,共获取了鱼类样品268尾;在南极半岛海域共开展中层拖网5站,共获取了鱼类样品54尾;在普里兹湾海域共开展中层拖网4站,共获取了鱼类样品71尾。本次考察按计划圆满完成南极鱼类调查采样任务,为后续开展南极鱼类生活史、多样性研究及资源利用与保护奠定重要基础。
SBongo网作业 中层拖网作业
延绳钓作业 刘阳教授进行样品分类
(3)海洋病毒调查
海洋生命学院王华龙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张欣然利用CTD采水设备、中型切向流过滤浓缩系统等多种调查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对南大洋的浮游病毒多样性进行了多元化和全方位的调查。依托于“雪龙”号和“雪龙”2号科考船,共完成在南极半岛、宇航员海、普利兹湾和阿蒙森海共95个站位病毒样品的采集工作,涉及浮游病毒丰度调查95个站位,浮游病毒多样性调查37个站位,浮游病毒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调查4个站位,噬菌体分离水样采集67个站位。采集样品包括海洋病毒丰度样品3936个、噬菌体分离原液161管和37份病毒宏基因/转录组样品。完成宇航员海、阿蒙森海和冰间湖3个站位表层水为期7天的海洋酸化培养实验工作,以及南极半岛的1个站位表/底层水对比为期7天的海洋酸化培养试验工作,共获得宏基因组样品125份,0.2微米宏转录滤膜125张,病毒丰度样品375个。本航次首次开展培养实验探究南极海洋病毒如何响应未来气候变化(海洋酸化)和/或冰间湖藻华相关研究工作,并圆满完成国家基金委国际(地区)合作研究与交流项目“病毒在南极冰缘水华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对气候变化引发的多重压力的响应”的采样任务。
王华龙在“雪龙2”船进行病毒采样分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播出的报道画面
张欣然在“雪龙”船采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