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展现我院优秀校友风采,拓宽学生科研视野,海洋与大气学院组织“同心·问海”优秀校友系列报告。4月28日,我院优秀校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尹志聪教授应邀作为第11期(总第81期)嘉宾,作题为“次季节尺度上的‘暖北极-冷欧亚’及其对极端气温和大气污染的影响”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海洋与大气学院范磊副教授主持。
首先,针对在北极增暖的背景下北极与中纬度的联系是否存在强弱交替变化的争议,尹志聪教授指出在季节平均的尺度上北极与中纬度的温度差异似乎并不明显,但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前后冬“暖北极-冷欧亚”与“冷北极-暖欧亚”的交替变化表明北极与中纬度之间的联系似乎在次季节尺度上得到增强。热带-副热带大西洋海温与印度洋海温分别可以解释前冬“暖北极-冷欧亚”与后冬“冷北极-暖欧亚”的成因,这种位相转换是二者协同作用的结果。
接下来,尹志聪教授针对“暖北极-冷欧亚”次季节反转对中国东部极端冷暖转换的加强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相对北极-欧亚一致偏冷或偏暖,前后冬的位相转换对应中国东部温度约增大或减小1倍,表明“暖北极-冷欧亚”对中国东部的冬季冷暖转换起到了加强的作用。这种位相反转对蒙古国的气象要素也存在影响,通过影响冻土的冻结和融化,间接影响我国春季的沙暴天气。
尹志聪教授还发现1月“暖北极-冷欧亚”对华北后冬雾霾污染也存在调控作用,该信号与2月的大气环流异常高度相关,其中的反气旋异常、风速偏大、湿度偏低等特征均有利于PM2.5的产生和发展。特别是在1990年代后期,“暖北极-冷欧亚”与华北霾日数的关系得到年代际加强。
最后,现场师生与尹志聪教授展开了深入讨论,针对海冰融化对中国前后冬温度差异的影响、沙暴的影响因素、海温对前后冬位相反转的影响、人类活动对位相反转的年代际变化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活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图:尹志聪教授报告现场照
通讯员:张涵
附:“同心·问海”优秀校友系列访谈——尹志聪
1.请问“暖北极-冷欧亚”的空间模态在次季节尺度上与在年际、年代际尺度上有何差异?为什么我们要关注次季节尺度?
答:
我们最初关注到次季节尺度上的“暖北极-冷欧亚”是发现国外学者的一篇论文中提到北极和欧亚中纬度气候异常之间的联系在近些年减弱了。我们知道这一联系对于开展我国冬季气候预测是极为关键的,所以我们在了解到这个观点后就快速的开展了研究。我们发现若是只关注年际-年代际尺度,次季节尺度上“暖北极-冷欧亚”位相反转这一强烈现象就会被忽略,其所伴随的巴伦支海-喀拉海海冰结冰过程的次季节变化也会被掩盖,从而忽略了影响中低纬极端气候事件的可预测性来源。也就是说,关注次季节尺度上的“暖北极-冷欧亚”,能突出更多由于季节平均所被遮盖的强烈信号。例如2020/21年冬季,冬季平均尺度上的“暖北极-冷欧亚”模态非常弱,但是在前冬和后冬分别呈现出显著且持续的“暖北极-冷欧亚”和“冷北极-暖欧亚”温度型异常,进而显著调控了我国冬季气温异常和春季沙尘暴。
2.请问您如何看待在北极持续增暖的背景下,北极与中纬度之间的联系随着“暖北极-冷欧亚”和“暖北极-暖欧亚”的转变出现强、弱交替的观点?
答:
目前是有一些研究指出北极-欧亚气候之间的联系时强时弱、“北极增暖-欧亚变冷”的趋势在减弱,但是这类观点的提出是基于冬季平均尺度。我们计算了北极气温和欧亚气温的45天滑动相关发现:两者的联系在“北极增暖-欧亚变冷”趋势不同的时段并无显著的差别,也就是说近十年北极与欧亚中纬度气温之间的次季节联系并未减弱,只是更加频繁的“暖北极-冷欧亚”前后冬位相反转抵消了两者在年际-年代际尺度上的联系。因此,我们的工作也修订了部分学者因忽视“暖北极-冷欧亚”次季节位相反转而提出的北极和欧亚中纬度气候联系正在减弱的片面观点。
3.请问在次季节尺度上,“暖北极-冷欧亚”对我国冬季极端冷暖转换事件是否有影响?有何影响?
答:
“暖北极-冷欧亚”次季节位相反转可以直接影响我国冬季极端冷暖转换事件。“暖北极-冷欧亚”前后冬位相反转时,其所伴随的乌拉尔山高压等大气环流也出现增强和减弱之间的转换,从而调控冷空气的输送造成我国东部气温也出现极端冷暖转换。此外,“暖北极-冷欧亚”模态对中国东部气温的影响显著强于北极-欧亚气温一致偏冷或偏暖时的影响,前者大约是后者的2-3倍,表明“暖北极-冷欧亚”模态对中我国冬季寒潮或暖事件的强度有显著的加强作用。
4.请问您对目前处于迷茫阶段、正在寻找研究方向的海洋和大气专业的研究生有何建议?
答:
我想这个问题的具体答案应该来自于各位同学与导师的紧密沟通,来自于大量的文献阅读和学术讨论,以及国家重大的现实需求。但是,我在这里想跟同学们分享的是,第一要具备全球视野,敢于挑战科学难题,有理想成为领跑者,至少做到并跑;第二鼓励大家开展大气与海洋学科的交叉,开展地球科学各学科的交叉,甚至是文理大交叉,就像海大校训所说“海纳百川,取则行远”;最后希望大家能够深入理解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具体的科学问题,一定不要浅尝辄止,不要狗熊掰棒子,更不要轻易否定或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