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至18日,海洋与大气学院海洋气象学系成功举办了气象业务技能培训专家讲座。本次培训特别邀请了来自国家气象中心、省市气象部门的6位一线专家,他们结合自身丰富的业务实践经验和前沿研究成果,为大气科学2022级同学提供专业指导和方向引领。
9月8日,淮河流域气象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郝莹以“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及机理初探”为题,用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向同学们展示了短时强降水预报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她从基础理论出发,循序渐进地介绍了短时强降水的识别方法、预报技巧和业务应用,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这一领域既是业务热门,也是研究生阶段值得深入探索的前沿课题,为同学们的职业规划和学术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
淮河流域气象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郝莹
9月10日,国家气象中心海洋气象首席预报员黄彬围绕“海洋气象服务产品及应用”主题,详细介绍了海洋气象观测网络、预报产品体系以及在航海、渔业、海洋工程等行业中的广泛应用,让同学们了解到海洋气象既是当前气象部门的重要职能领域,也是研究生深造的重要方向,为有志于在这一领域发展的同学提供了清晰的路径指引。
国家气象中心海洋气象首席预报员黄彬
9月11日,安徽省气候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田红以“现代气候业务与服务的发展”为题,从宏观视角为同学们描绘了气候业务的发展蓝图。她结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目标的时代背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气候变化监测、气候预测、气候风险评估等业务内容,让同学们认识到气候服务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研究生阶段选择气候变化、生态气象等方向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安徽省气候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田红
9月16日,山东省气象台正研级高级工程师杨成芳结合地方特色,以“山东气象业务及海效应暴雪”为主题,向同学们展示了山东省气象部门组织架构和气象业务的特点。她通过典型的海效应暴雪案例分析,让同学们了解到气象台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仅为有志于到基层气象部门工作的同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分享,也为有志于研究区域天气气候特征的同学提供了研究方向。
山东省气象台正研级高级工程师杨成芳
9月17日,国家气象中心首席预报员、“大国工匠”许映龙带来的“台风强度综合预报方法”讲座令同学们印象深刻。作为我国台风预报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不仅传授了台风预报的专业技能,更用自己的成长经历激励同学们要在专业道路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希望大家以好奇心和责任感接好“追风”的接力棒,在气象领域持续奋斗、不断创新。
国家气象中心首席预报员、“大国工匠”许映龙
9月18日,青岛市气象局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庞华基以“雷电的监测与预警技术”为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同学们讲解了雷电这一常见但又复杂的天气现象。他从雷电的物理机制讲到现代化的监测手段,从数据处理方法讲到预警产品制作,既激发了同学们在人工引雷方向的研究热情,也让同学们对气象现代化建设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更深入的理解。
青岛市气象局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庞华基
此次专家讲座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为同学们的就业和研究生方向选择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六位专家不仅是各自领域的领军人物,更是经验丰富的导师,他们结合当前就业市场需求和研究热点问题,详细分析了气象业务各专业方向的职业发展前景和学术研究价值,为同学们在“直接就业”与“继续深造”之间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用建议。无论是有意投身气象一线业务工作的同学,还是希望在学术道路上继续探索的同学,都从这次培训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和努力方向。许多同学表示,通过与专家们的交流沟通,不仅对各个气象领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未来规划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为即将到来的人生选择做好了充分准备。